九九重阳,岁岁无恙
年年逢重阳,岁岁皆平安。时光不老,久久念孝。爱别等,孝别迟,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。友发瑞达祝愿您抱着平安,拥着健康,揣着幸福,携着快乐,搂着温馨,带着甜蜜,牵着财运,拽着吉祥,节节登高!
重阳节·节日由来:
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。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“重阳”之名称由来,得名于古籍《易经》中的“阳爻为九”。
在《易经》中,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又为“极数”,指天之高为“九重”。
“九”为老阳,是阳极数,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,九九归一,一元肇始,万象更新。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。
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。九月初九,日与月皆逢九,是谓“两九相重”,故曰“重九”,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,故谓之“重阳”。
重阳节·节日别名:
九月初九,日与月皆逢九,是谓“两九相重”,故曰“重九”,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,故谓之“重阳”。
登高节:
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
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。也与道教九月九日“升天成仙”也有内在的联系。
祈寿节:
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。
茱萸节:
古代还风行在九九重阳这天插茱萸的习俗,所以又叫做茱萸节。
重阳节·民间习俗:
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,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和文化内涵,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。
民俗·晒秋:
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,中国南方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“晒秋”特色。去乡村赏民俗、看晒秋,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。
民俗·九皇会:
古时在中国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云南等地,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,谓之九皇会。
民俗·登高:
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。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
